足球盘

行业新闻
他用热爱与担当守护的公路上,木春菊繁花锦簇——追记云南省宣威公路分局宣威公路管理所所长周言
来源:中国交通报       2025-08-11 16:24 【字体:

那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。

6月26日下午,云南省宣威公路分局宣威公路管理所所长周言,带领4名同事在326国道秀河线进行水毁路段抢险保通。一辆路过的重型半挂牵引车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,将其撞倒,造成交通事故。周言,永远倒在了他热爱的公路上。

周言在公路上修补坑塘。张兵  供图

 

暴雨里的最后坚守

6月25日晚,短短半小时,周言的手机连续收到几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,宣威市气象局、自然资源局接连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Ⅲ级预警,提示未来降雨可能引发城乡内涝、山洪和地质灾害。

听着窗外的瓢泼大雨声,在宣威公路管理所值班的周言彻夜难眠,凭借多年经验判断,大雨极可能造成公路坍方,影响群众出行。次日一大早,他就和同事们展开了公路巡查。

宣威公路管理所管养的326国道过境段,连接重庆、贵州等省市,并串联昆明、曲靖等区域中心城市,日均车流量约1.5万辆次。

正如周言所料,经过巡查发现,一夜的大雨导致多处零星坍方,周言立即调配设备与同事清理。

16时57分,多数坍方已处理完毕,仅剩一处对通行影响较小的坍方。“看天气晚上还要下雨,若不清理干净,大雨将水沟里的泥土冲到路面上,肯定会影响行车安全。今天必须抓紧干完,晚上才能放心!”周言说。

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。当清理到K859+800右侧时,正在作业的周言被水泥罐车撞倒,经全力抢救无效,不幸因公殉职。

“原本这个位置的坍方只造成了部分水沟淤阻,对车辆正常通行影响不大。但是周言日常对隐患‘零容忍’。”这段时间大家并肩作战,现场记录员汪建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仍然觉得“一切都不是真的”。

大家都知道周言的学习笔记中抄录着“宁肯十防九空,不可用而无备”,预防始终是他的工作准则,受他的影响,“不可失防万一”也成了所有同事的共识。

今年汛期极端天气频发,防汛形势严峻。周言始终秉持“精准预报—迅速响应—及时处置”法则,严格落实“1262”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。出事前夜,他还叮嘱汪建明:“汛期巡查不能马虎,K859、K900这几处高边坡易坍方,得重点盯着,K869处那100米路段的路基沉陷也要多留意,苗圃枯苗要尽快清理……”

从新手到行家

“择一事,终一生。当代‘工匠型人才’要守‘匠心’,习‘匠术’,明‘匠德’。”周言读书笔记里的这句话,是他的自勉,更是职业生涯的写照。

2017年3月,生物制药专业出身的周言通过考试进入宣威公路分局格宜管理所。彼时,他对公路养护一无所知。从零开始,白天,他跟着前辈学路面修补、桥涵维护;夜晚,自学技术规范,将理论与实践结合。不到半年时间,他便从“新兵”成长为“技术能手”。

“2025年1月16日,清洗道口桩、车辆,清理垃圾;1月17日,用水车洗地、清边沟…… ”“在岗位上不怕累、不怕苦,多承担责任。”他的工作记录本、病害调查本等堆成一摞,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成长。面对养护台账管理,他建立“分类归档+动态更新”机制,让资料井井有条,实现上报数据“零失误”,多次获上级单位表扬。

2023年至2025年间,周言带领职工管护326国道约57.1公里,优良路率超96%。

“路好了,大家走得安心,我们干得也值!”5次年度考核优秀,5次获“曲靖公路局先进生产工作者”,2024年周言被评为“青年标兵”。

实践里的创新巧思

2022年7月,周言任宣威公路管理所记录员时,恰逢云南推进“绿美公路”建设,他主动请缨参与冒天水、花椒苗圃基地建设。面对育苗技术难关,他床头常备育苗书籍。

汪建明回忆:“所长宿舍床头总放着育苗扦插的书,他常常学习到深夜。书本不够用,他就上网查找苗木扦插、病虫害防治的视频学习。”

“遇到不会的不要紧,只要愿意学、用心学就一定能克服难题。”这是周言常挂嘴边的话。

他不仅自学,还积极走出去,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。“要把我们的苗圃也打造成示范基地。”这是他学习归来后立下的心愿。

结合生物制药专业知识,他创新“精准时节扦插+科学消毒养护”方案,使种条扦插成活率达96.9%,实现苗木自主培育。如今,两个苗圃已培育29个品种共30.2万株苗木,为“绿美公路建设”降本增效。

他还钻研“五小”技术,发明涵洞疏通杆提升清理效率;用PVC管制作输送管,解决冬季冰凌路段防滑料补充难题,工效提高一倍以上。

正直善良是他的底色

周言的热心肠温暖着身边人。2023年11月,刚刚参加工作的丁元对公路养护工作性质不了解,与预期产生了落差,心情低落。

周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语重心长地开导他:“我们作为公路人,不要觉得养护这50多公里路是苦差事,要把它当作终生奋斗的事业,要有从心底迸发的热爱和激情,才能把路养好护好。”

听了这番话后,丁元豁然开朗,坚定了干好工作的信念,从情绪低落到干劲十足。

周言用他的一言一行激励着后来的年轻人。新职工不熟悉设备操作,他手把手教学;老职工不会用智慧养护App,他耐心指导;他主动为生病的同事替班,帮同事解决家中困难……

除了在所里,在路上,周言同样毫不吝啬伸出援手。

“遇到突发状况要尽己所能帮助别人。”周言的话感染着每一名职工。

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,值班人员发现326国道附近加工厂起火,周言团队调用洒水车紧急救援,为消防人员争取了时间。2024年3月,宣威管理所获评“宣威市2023年度见义勇为先进集体”。

常年在路上作业,只要发现需要帮助的司乘人员,管理所职工总是热心地施以援手。8年来,周言60余次参与救助司乘人员,90余次在雨雪天帮忙推车。

1989年,周言出生于宣威市普通教师家庭,父母的教育让他养成正直向善的品行。他是同学的榜样,老师眼中的优等生,家人心中的好儿子、好丈夫、好父亲。

如今,326国道依然车流不息,宛如一条巨龙在广袤的大地上蜿蜒伸展。公路旁,周言亲手栽种的木春菊绚丽绽放,金黄的花瓣迎着风轻轻摇曳,正如他36岁的生命,永远在这条用热爱与担当守护的路上留下鲜活的印记。

     |      分享到:
分享到微信×